产褥期也就是民间所说的坐月子,从分娩一直到分娩后6个星期。此阶段是女性身体恢复的黄金期,多个器官功能和形态加快速度恢复,期间易出现宫缩痛、恶露和出汗等,但你了解的却很少。
产褥期会出现哪些变化?
1、宫缩痛
宫缩痛即子宫收缩所造成的疼痛,常见于第1次分娩的产妇,尤其是母乳喂养时最为显著。小宝宝吸吮乳头时可促使神经垂体释放缩宫素,尤其是分娩后1~2天最为明显,疼痛在可承受范围内,2~3天左右就能消失,无需特殊治疗,必要时需提供镇痛药。
2、恶露
生完孩子后,蜕膜组织逐渐脱落,跟随着阴道分泌物排出,这被称为恶露。恶露持续4个星期左右,若出现胎盘或胎膜残留、受到感染,那么就会延长恶露时间,同时散发出臭味。恶露分为三类,一类是血性恶露,常见于分娩后前三天,恶露呈现红色,其中含太多小血块、坏死的蜕膜以及胎膜;一类是浆液恶露,发生在产后三天后,恶露颜色逐渐转化成淡红色;一类是白色恶露,发生在产后10天以后,因为白细胞数量增加,再加上液体成分含量少,使得恶露发黄或发白。
3、出汗
分娩后早期,皮肤排泄功能变得旺盛,储存在体内的水分以排汗的方式排出,特别是睡觉时最为显著,这在医学上称为褥汗,分娩后一个星期左右就能恢复。期间应注意个人清洁,贴身衣服勤换洗;调整好室内温度,防止冷空气刺激,以免落下月子病。
4、脉搏
生完孩子后心跳速度有所减慢,每分钟心跳降低到40~50下,生完孩子后2~6个星期左右心率逐渐恢复到正常。
5、子宫复旧
随着胎盘分娩出,子宫慢慢恢复到没有怀孕的状态,这就是子宫复旧。生完孩子后,子宫收缩成为圆形,高度慢慢的下降,直到分娩后6个星期左右,子宫大小恢复到怀孕前。生完孩子后哺乳可刺激缩宫素分泌,子宫恢复速度快。
温馨提示
生完孩子后应勤监测体温、脉搏、呼吸和血压等,特别是体温,每天上午和下午分别监测一次。产后应调整好营养,刚开始提供流质或半流质饮食,采取少量多餐原则;不能过早喝太浓的肉汤,不仅造成肥胖,而且影响乳汁分泌。产褥期还需注意清洁,坚持用温水冲洗外阴,卫生垫每两个小时换一次。